- 李秋烟;鄢奋;
从社会、文化与治理的耦合协调视角,研究了中国三大城市群(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和影响因素。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多元回归分析,测算并分析了2005—2022年三大城市群的社会、文化和治理三个方面的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度、协调度和耦合协调度,探讨了影响三大城市群社会、文化和治理耦合协调度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三大城市群的社会、文化和治理三个方面的耦合协调度总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和问题,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创新能力、区域一体化、社会资本、文化认同、治理参与和环境质量,且这些因素的影响力随时间增强,需要及时调整和优化。据此,提出了加强城市群的区域一体化、提升城市群的创新能力、优化城市群的经济发展水平、改善城市群的环境质量等方面的政策建议和对策,以提高三大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和影响力。
2025年01期 v.23;No.123 2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7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郑理惠;叶巧艳;
论文将财政预算偏离细分为财政支出预算偏离与财政收入预算偏离,基于2008—2020年中国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财政预算偏离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财政预算偏离对城市经济韧性有显著负向影响。其中,财政支出预算偏离对城市经济韧性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财政收入预算偏离对城市经济韧性影响为正但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财政预算偏离对中、小型城市经济韧性的负向影响显著强于大型城市,对中、西部地区城市经济韧性的负向影响显著强于东部地区;财政支出预算偏离对小型城市经济韧性的负向影响强于大、中型城市,对东、中、西部地区城市韧性影响均显著为负;财政收入预算偏离对大型城市经济韧性的负向影响强于中、小型城市,对东部地区城市经济韧性有显著正向影响,对中、西部地区影响为正但不显著。据此,应进一步规范财政预算编制、强化预算执行审查监督、提升财政预算的社会透明度,推动城市经济韧性稳步提升。
2025年01期 v.23;No.123 4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8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宗志娟;
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是中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改革的基本逻辑在于支持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强化国家治理能力,并促进经济高效发展。理论框架强调财政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而现实需求则要求提升治理能力,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改革原则聚焦缓解地方财政压力,增强地方财政自主能力,减轻支出负担,并促进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有效实施。实施策略包括优化现代预算体系,改良税务体系,增强债务治理,以及提升财政政策的准确性。这些措施旨在构建与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财税框架,调整政府与市场、收入与支出之间的平衡,并提升权力和资源配置的效能,以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及能力的现代化。
2025年01期 v.23;No.123 4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3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李琪;刘昱慧;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借助数字经济是极为重要且不可避免的途径。文章选取2011—2022年内蒙古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内蒙古共同富裕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内蒙古地区的共同富裕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对富裕度的影响强于共同度。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可以通过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共同富裕,但未通过创新创业活跃度的提升对共同富裕产生影响,单就创新创业活跃度的提升来看对共同富裕有积极影响。鉴于此提出相关建议,共同助力内蒙古实现共同富裕。
2025年01期 v.23;No.123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1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 雎华蕾;李圣楠;
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通过市场化运作模式构造三螺旋创新系统空间。以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各子基金投资的14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样本,检验后发现:转化基金从保障年限与风险投资规模两个方面影响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随着保障年限的增加,被投资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经历了由减少到增加的转变;风险投资规模与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负相关,转化基金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引导作用与杠杆作用上;保障年限与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U型关系依然显著,风险投资规模与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负相关,需要同时从技术和规模两方面发挥转化基金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作用;被投资企业盈利能力遮掩效应显著,高盈利能力对成果转化效率的积极作用部分抵消了转化基金投资规模过大对成果转化效率带来的消极影响。基于此,提出应强化企业在创新系统中的主体地位,从延长保障年限、建立容错机制、充分发挥有效市场作用等方面优化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制度设计,保障科技成果转化高速高效。
2025年01期 v.23;No.123 59-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4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李依婕;胡云飞;
文章探讨了中国人口结构变化对宏观经济和公共财政的影响。随着2022年中国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将会制约经济增长潜力,并加重财政负担。人口结构变化还会影响通货膨胀率、自然利率、资产价格及金融资产持有结构。为应对这些挑战,政府需要推行有利于创新的经济政策、生育激励措施、社会福利政策及劳动力市场改革,包括促进老年人再就业、营造支持生育的社会环境,并综合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建议政策制定者明确制定应对老龄化的综合性策略,确保经济能够持续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5年01期 v.23;No.123 70-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0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车佳琪;
论文针对数字贸易是否会推动共同富裕发展,测算并分析各地区的数字贸易与城市共同富裕的发展趋势及地区差异,以此为基础,采用地级市面板数据深入剖析数字贸易赋能城市共同富裕的本地效应以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数字贸易对本地共同富裕有着显著的正向促进影响,而且对邻近城市的共同富裕产生了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金融发展和外商直接投资是数字贸易驱动共同富裕的重要中介渠道;在东部城市以及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数字贸易对于共同富裕的积极影响更大。
2025年01期 v.23;No.123 7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1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